在食品行業,溫濕度波動是引發微生物繁殖、酶解反應加速及產品物理性質變化的核心因素。從原料儲存、加工車間到冷鏈運輸,任何環節的溫濕度失控都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或品質劣化。便攜式多通道溫濕度記錄器(如HKT-XY型號)憑借其高精度、多節點監測與智能化分析功能,成為食品企業保障產品質量、符合法規要求的關鍵工具。
一、原料儲存:防霉變與保質期延長
食品原料(如谷物、堅果、乳制品)對儲存環境溫濕度極為敏感。例如,小麥在濕度>70%時易滋生黃曲霉毒素,而肉類原料在0-4℃外溫度波動會加速蛋白質分解。多通道記錄器可同時連接多個溫濕度探頭,對原料庫不同區域(如通風死角、冷庫門附近)進行實時監測:
非循環記錄模式:長期追蹤溫濕度歷史曲線,識別周期性波動規律;
8點報警功能:當某區域濕度超過閾值(如65%RH)時,系統立即通過短信或APP推送警報,提示調整除濕機參數或轉移原料。
某大型面粉廠應用后,原料霉變率降低40%,儲存周期延長30%。
二、加工車間:工藝參數精準控制
食品加工(如烘焙、發酵、殺菌)對溫濕度環境要求嚴苛。例如,面包發酵需保持38℃、75%RH,濕度過低會導致面團表皮干裂,過高則引發細菌污染。多通道記錄器的優勢在于:
多路同步監測:在發酵室、烘烤線、冷卻區等關鍵節點部署探頭,實時顯示各區域溫濕度分布;
實時曲線與棒圖顯示:操作人員可通過真彩TFT液晶屏直觀判斷工藝穩定性,及時調整蒸汽加濕或通風系統。
某烘焙企業通過該設備優化發酵工藝,產品合格率提升25%,能耗降低15%。
三、冷鏈運輸:全程可追溯的溫度保障
從倉儲到終端,冷鏈斷鏈是食品變質的主因之一。多通道記錄器可集成至運輸車輛或集裝箱,實現:
循環記錄模式:按預設間隔(如每5分鐘)記錄溫濕度數據,生成不可篡改的電子報告;
追憶曲線與光標讀數:若客戶投訴產品質量,企業可快速調取運輸環節數據,定位問題節點(如某時段溫度升至10℃)。
某生鮮電商應用后,冷鏈運輸貨損率從8%降至2%,客戶投訴減少60%。
四、合規與認證:滿足HACCP與ISO 22000要求
全球食品安全標準(如HACCP、ISO 22000)均要求企業建立溫濕度監控體系。多通道記錄器的數據存儲與導出功能可自動生成符合規范的校準報告,助力企業通過認證審核。
從田間到餐桌,多通道溫濕度記錄器正以±0.02%F·S的測量精度與智能化報警系統,為食品行業構建起一道覆蓋全鏈路的品質安全防線。